“根宫扬大纛,佛国聚群豪”。2016年10月18日至19日,“丙申·醉根诗会”在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闲雅开篇,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湖南诗词学会副会长熊东遨、河南诗学会副会长方伟、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林峰等十余位当代诗词名家齐聚浙江开化进行诗词采风创作活动。

据了解,“丙申·醉根诗会”由开化县文化旅游委员会主办,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管委会、衢州醉根艺品有限公司承办,衢州市作家协会协办,旨在弘扬传统文化、打造中国最高水平的古典诗词创作笔会,提升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的文化品位。醉根诗会是由衢州醉根艺品有限公司创办的一个高雅文化活动,于2015年曾举行第一届诗会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今年丙申醉根诗会活动包括游览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举行醉根诗会创作交流会、钱江源采风等活动。在充满诗意的秋雨中,诗词名家们游览了国家5A级景区——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参观了极具艺术震撼力的根雕五百罗汉、根雕观音三十二相、观音百态、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三期工程施工现场和根艺创作中心。诗人们无不被徐谷青大师创作的巨型根雕作品所震撼,诗兴大发,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

19日,丙申醉根诗会创作交流会在刚落成开放的醉根山房-醉云阁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获得“2015诗词中国最具影响力诗人”称号的湖南诗词学会副会长熊东遨、被誉为“网络诗词第一快手”的河南诗词学会副会长方伟、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林峰、《诗刊》子曰诗社秘书长江岚、《诗刊》编辑部主任谢建平、河南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州诗词》副主编闫震等当代著名诗人分别发表诗词创作心得和采风感言。
熊东遨以自己丰富的诗词创作经验分享了写诗的四要素,包括:诗要写出个性、融入感情、留出空间、要有形象。他说:“诗要写出个性,就像根宫佛国的佛像,每一尊都是不可复制的,诗也一样,独一无二的。”
方伟是第三次来到根宫佛国了,他说:“到开化来真的是感到震撼,感到震惊。我每次来都听游客说‘震撼,醉了’,这也表达了我的心情。作为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的人,感谢根宫佛国给我们一个安放心灵的地方。我们到根宫佛国来参观,心灵受到了刺激,给创作带来了许多创作灵感,这是开化根宫佛带给我的新的东西。”
中华诗词协会副会长林峰是衢州人,他说:“利用醉根诗会这个契机,在根雕领域注入传统文化的内涵,这是中华诗词与根雕艺术合作的一个重大举措。根雕非常地古朴、典雅,诗词也是最精美的艺术形式。这种诗会活动,可以说是诗词复苏走向繁荣的一种新形式,用诗词描述根雕内涵,是强强联合的一个典范。国家对传统文化非常重视,现在是诗词发展的最好形势。通过诗词家创作,留下艺术精品,在艺术长河留下深深的足迹。感谢根宫佛国给我们这么一个机会。”

闫震则对诗词创作提出自己的四字感受——“才学识操”。才指才华,学指学问,识指见识,操指情操。他说:“这个操是情操的操,就是你光有才华、学问和见识还不行,你还要修身、明心。修身,这就是自己的修养问题。像古代的那些奸臣、恶臣,什么卖国贼啊,他们写出来的爱国诗都是慷慨激昂的,但是没有一句让人传颂的,这就是你说的好,但是你做的事情是禁不住考验的。”

《诗刊》编辑部主任谢建平对根宫佛国的根雕文化旅游提出了“近景——根雕、中景——景雕、远景——诗雕”的理解和设想,特别是他对“诗雕”的理解:“根宫佛国的远景开始我觉得应该就是一个诗雕,诗歌的诗,诗雕。我们都是写诗的,就是做点贡献,你拿出你的诗歌为这个根雕延伸,我们就是这个根雕的延伸工作。这个诗雕,就是一个思想脉络的延伸,这个是很有意义的。”

19日下午,诗人们还在雨中来到钱塘江的源头,兴致勃勃地游览了具有“华东绿肺”“天然氧吧”美称的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青林茂茂,溪水淙淙,给诗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和创作灵感。

据悉,19日当天晚上,在醉根大师徐谷青举行的晚宴上,众诗人当即动议,拟定组建以根宫佛国为创作基地的“醉根诗社”,大家推举方伟为社长,熊东遨、林峰为顾问,黄文进为秘书长,或可成为流传当代诗坛的一桩雅事和盛举。
附:丙申醉根诗会部分作品
七律·丙申秋杪偕诸子重访醉根园恰逢神舟十一号发射
熊东遨
不待微霜做出秋,菊风重引我回头。
联呈苍翠山屏峙,晚送清凉雨帐收。
闻道有根生佛国,举杯无影对神舟。
泥中几个闲鸿爪,知是何人醉后留。
高阳台·雨中游根宫佛国
■方伟(濯缨轩主人)
佛国逢秋,根宫遇雨,淋漓秋雨声声。丹桂香浓,香中还杂风声。清凉不减清游兴,听人群,语笑连声。向灵根,仰矣弥高,赞不绝声。
人间奇迹凭谁造?有山中灵鹊,来献歌声。对景流连,如闻斧凿之声。人生难得立恒志,是无声,胜过有声。付秋风,一曲新词,一片心声。
醉根山房写意
■方伟(濯缨轩主人)
一
夜半山房静,唯闻丹桂香。
秋风吹梦雨,枕畔散微凉。
二
对根心已醉,因酒梦偏长。
醒听秋虫语,呢喃似故乡。
三
高阁上层层,灵霄似可登。
七仙联袂过,月作手提灯。
四
钱江此溯源,处处草花繁。
李白乘槎过,惊闻两岸猿。
五
曾许秦人避,更闻陶令吟。
南阳刘子骥,不必远相寻。
六
东院三竿竹,南池二寸鱼。
依墙成小坐,一霎入华胥。
注:华胥,梦境也。
七
世上无穷事,都宜如是观。
秋风吹梦醒,晓日上三竿。
八
修养身心处,闲中意味长。
神农尝百草,还是菜根香。
九
物我随缘化,相逢即是歌。
窗前风叶响,疑是诵摩诃。
十
明日轻轻去,还如昨日来。
白云裁一朵,携向故乡开。
七古·醉根行
闫震(昆吾子)
浙西冈势走沧溟,山溪尽汇江流东。
碧鸡杲啼新安树,青徽白赣烟霞通。
乡人采木遗坑怪,一朝移形般若宫。
白马重驮开生面,祥云八部降天龙。
更有七丈佛陀五百罗汉俱,允执刀斧助天工。
循山抱势增光明,金镶浮屠十三层。
林翁樵客喜价值,苟利蒸民即大乘。
明儒彰道各置院,洪均转轮三教清。
摩挲枯根醉壮士,平生如践木石盟。
布衣一身青谷客,何期楼走雷音钟鼓鸣。
夜雨潺潺江南馆,捆笔涂成醉根行。
忆江南·开化好
闫震(昆吾子)
开化好,远客到山房。檐溜垂丝珠串串;雕根作案盏双双。风动一帘香。
开化好,亘古越江源。夹岸峰青山径远;沾衣雾细瀑流悬。人在白云边。
开化好,凿斧出根宫。大士灵山垂百相;檀香宝殿卧双龙。华柱绽芙蓉。
开化好,长忆葛根香。野馔频教尘客唤;山肴能引洞仙忙。一醉有壶浆。
开化好,古邑沐和风。地厚天高音秩秩;民勤仓富自雍雍。何日得重逢。
七律·醉根山房次东遨兄韵并和
■林峰
迢递三衢烟雨秋,西风雁度浙江头。
他乡红叶窗前落,故里清霜袖底收。
根老能穿千载石,心平可泛五湖舟。
原知佛国非吾有,暂倚山房作小留。
丙申秋日重谒根宫佛国
■江岚
根宫喜风雅,佛国聚贤豪。
正值秋光美,毋辞酒意高。
开心纳微月,散步到深宵。
渐觉山房静,真堪味寂寥。
五律·开化根宫与诸诗友夜饮
丁欣
高风动乔木,华阁聚清音。
落座花摇月,举杯云满林。
地开灵叶壮,天化慧根深。
笑结自然趣,千山闻朗吟。
浣溪沙·雨中游醉根山房
■刘中庆(贺兰吹雪)
金碧巍峨卧半空,回廊曲曲指根宫,一帘秋雨正濛濛。
佛向寻常参大觉,根从腐朽见玲珑,凭栏许久叹神功。
水龙吟·开化钱江源观瀑
■方伟(濯缨轩主人)
云端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