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在线 > 人文开化 > 植物百科
檫木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7-15 09:30:02 阅读: 1241

 檫木 檫木(拉丁学名:Sassafras tzumu(Hemsl.) Hemsl),又名檫树(浙江、江西),南树、山檫(浙江),青檫(安徽),桐梓树、梨火哄...

  • 檫木

     

檫木(拉丁学名:Sassafras tzumu(Hemsl.) Hemsl),又名檫树(浙江、江西),南树、山檫(浙江),青檫(安徽),桐梓树、梨火哄(福建),梓木、黄楸树(湖北),刷木(广东封川),花楸树(云南镇雄、四川),鹅脚板(云南威信),半风樟(广西)。
落叶乔木,高可达35米,胸径达2.5米。喜温暖湿润气候。喜光,不耐阴。产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及云南等省区。根或茎、叶可入药,也用于造船、水车及上等家具。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可达35米,胸径达2.5米;树皮幼时黄绿色, 平滑,老时变灰褐色,呈不规则纵裂
顶芽大,椭圆形,长达1.4厘米,直径0.9厘米,芽鳞近圆形,外面密被黄色绢毛。
枝条粗壮,近圆柱形,多少具梭角,无毛,初时带红色,干后变黑色。叶互生,聚集于枝顶,卵形或倒卵形,长9-18厘米,宽6-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浅裂,裂片先端略钝,坚纸质,上面绿色,晦暗或略光亮,下面灰绿色,两面无毛或下面尤其是沿脉网疏被短硬毛,羽状脉或离基三出脉,中脉、侧脉及支脉两面稍明显,最下方一对侧脉对生,十分发达,向叶缘一方生出多数支脉,支脉向叶缘弧状网结;叶柄纤细,长(1)2-7厘米,鲜时常带红色,腹平背凸,无毛或略被短硬毛。
花序顶生,先叶开放,长4-5厘米,多花,具梗,梗长不及1厘米,与序轴密被棕褐色柔毛,基部承有迟落互生的总苞片;苞片线形至丝状,长1-8毫米,位于花序最下部者最长。
花黄色,长约4毫米,雌雄异株;花梗纤细,长4.5-6毫米,密被棕褐色柔毛。
雄花:花被筒极短,花被裂片6,披针形,近相等,长约3.5毫米,先端稍钝,外面疏被柔毛,内面近于无毛;能育雄蕊9,成三轮排列,近相等,长约3毫米,花丝扁平,被柔毛,第一、二轮雄蕊花丝无腺体,第三轮雄蕊花丝近基部有一对具短柄的腺体,花药均为卵圆状长圆形,4室,上方2室较小,药室均内向,退化雄蕊3,长1.5毫米,三角状钻形,具柄;退化雌蕊明显。
雌花:退化雄蕊12,排成四轮,体态上类似雄花的能育雄蕊及退化雄蕊;子房卵珠形,长约1毫米,无毛,花柱长约1.2毫米,等粗,柱头盘状。
果近球形,直径达8毫米,成熟时蓝黑色而带有白蜡粉,着生于浅杯状的果托上,果梗长1.5-2厘米,上端渐增粗,无毛,与果托呈红色。花期3-4月,果期5-9月。[1] 

地理分布

产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及云南等省区。常生于疏林或密林中,海拔150-1900米。[1] 
地理分布范围为:北纬23到32°,东经102到122°。湖南分布较多的为武陵山、雪峰山脉及湘赣两省交界的武功山、罗霄山山脉的一带。垂直分布一般在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区,但在主峰高的群山中,海拔高可达1500-1800米左右。[2] 

生长习性

生长于温暖湿润气候。喜光,不耐阴。深根性,萌芽性强,生长快。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红壤或黄壤上均能生长良好,陡坡土层浅薄处亦能生长,西坡树干易遭日灼。喜与其他树种混种,但水湿或低洼地不能生长。[3]  极端最低温度:-16℃。[2] 

植物价值

本种木材浅黄色,材质优良,细致,耐久,用于造船、水车及上等家具。种子含油主要用于制造油漆。树皮及叶入药,有祛风逐湿,活血散瘀之效。果、叶和根尚含芳香油,根含油1% 以 上,油主要成分为黄樟油素。四川乐山及湖南、安徽常有栽培。[1] 
药用信息
【拼音名】Chá Shù
【英文名】Root of Common Sassafras
【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檫木的根或茎、叶。
【采收和储藏】秋、科季挖取根部,洗净泥沙,切段,晒干。秋季,采集茎、叶,切段,晒干。
【性味】辛;甘;温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止血。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腰肌劳损;半身不遂;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孕妇禁服。
【附方】
①治半身不遂:檫树根皮(夫栓皮,酒炒)一两。水煎服,每日早晚各一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②治扭挫伤筋: 擦树皮或根或叶,加蛇葡萄根捣烂,拌和酒糟,敷患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③治腰肌劳损,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 擦树干品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或浸酒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广西药植名录》:根:治胃病,风湿,半身不遂。茎叶:核风,去湿,治浮肿,关节炎。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3] 

化学成分

檫木根中含右旋D-芝麻素(D-sesam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3,4-亚甲二氧基苄基丙烯醛(piperonylacrolein),3-二羟基-1-(3,4-亚甲二氧基苯基)丙烷〔2,3-dihydroxy-1-(3,4-methylenedioxyphenyl)propane),去甲氧基刚果荜澄茄脂素(demethoxyaschantine)及挥发油。[3]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行定性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茎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共鉴定出23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1-石竹烯(26.971%)、香树烯(10.931%)和罗汉柏烯(9.864%),此外还含有一定量的苯甲氧羰基-L-天门冬氨酸(7.234%)、熊去氧胆酸(6.739%)和1,14-二溴十四烷(5.8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