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做根雕,也不卖根雕,我只是单纯地喜欢根雕、欣赏根雕,被根雕天人合一的艺术魅力触动了心灵。我只是一个写根雕的人。
这种共鸣,就是根雕的审美体验。根雕是艺术,就会有美学的思考,但是当下的根雕界,却少有专注研究根雕美学的人,根雕美学方面的论著也很少。几年前,我曾读过章建明写的《大美无痕——根雕审美与感悟》一书(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年),章先生的许多观点和对根雕美的理解,我深以为然。张所照为此书写的序中提到:“现代根艺运动自上世纪80年代兴起后,却鲜见探索性的根艺专著问世,这已成为根艺界的一大缺憾。”我想,直到今天,这种情形依然这样。我通过各种渠道,想收集一些根雕理论、根雕美学、根雕文化方面的书籍,总共也就十来本,这与蓬勃发展的根雕产业是不太相符的。因此,我才萌生了学习、思考、研究根雕美学的念头,我做不了根雕,也卖不了根雕,那我就写写根雕吧,写根雕的美、欣赏根雕的艺术、展示根雕大师的技艺、传播根雕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人生的一种乐趣。
根雕之美,首先呈现其造化之形。自然之木,根扎土石之中,曲直圆扁、疤瘿疖瘤,历经风雨雷电,甚至沉沙千年,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造型,自含有天地造化的因缘。根雕作品需要在这些已成型的根木上依形就势进行创作。这是根雕的自然之美。其次,是创意之心。创意不一定很新、很奇、很怪,但一定要与根材之形相合,最能展现“这个”树根的形和势,表达最贴切的人文主题。创意是根雕作品的灵魂。这是根雕的创意之美。其三,才是精雕之妙。这是技艺与技巧的层面,也是最基础的技能。精妙之根雕,构图、坯、细节、开相、打磨等环节最见根雕师的功力。技艺的升华,如轮扁斫轮,如郢人运斤,如庖丁解牛,几近于一种道的境界,追求古典美学特有的高深意境。这是根雕的工艺之美。美学是一个很宽泛的艺术学、哲学、文化学概念,以一种理性的视角去分析感性世界,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美其美。而根雕美学,更是没有人系统地深入研究,本人不才,凭着一腔热情和兴趣,想在美学的广阔天地中探索属于根雕的独特之美,期待根雕业界朋友们的参与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