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在线 > 旅游资讯
南海网:海南医疗旅游单位获赠4台“智能救心宝”除颤仪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7-11 17:48:09 阅读: 554

 南海网海口5月23日消息(南海网记者史莎通讯员肖丹)5月23日,全球医疗行业领先企业飞利浦公司在海口向海南医学院、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和南山旅...

南海网海口5月23日消息(南海网记者史莎通讯员肖丹)5月23日,全球医疗行业领先企业飞利浦公司在海口向海南医学院、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和南山旅游文化景区三家单位捐赠四台“智能救心宝”体外自动除颤仪(AED),用于紧急救治心脏骤停的患者。

  我国心脏性猝死患者居世界之首

  “心脏性猝死”是指各种心脏疾患引起的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我国心脏性猝死患者居世界之首,每年发病人数超过50万,并有逐年递增的趋势。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与工作压力的加大,没有相关病史的“健康人”罹患心脏骤停的人数也逐渐增多,为心脏骤停的防治带来更大的挑战。

  及时除颤患者存活率可达90%

  据悉,我国目前心脏性猝死抢救的成功率尚不足1%。究其根源,除了急救手段单一导致错过最佳救治时间,缺乏必要设备配置以及公众缺乏心脏骤停和室颤的急救知识等,也是重要原因。已有研究表明,每延迟除颤时间1分钟,复苏的成功率将下降7~10%,在心脏骤停发生1分钟内行电除颤,患者存活率可达90%,超过12分钟则仅有2—5%。

  由于心脏骤停在短时间内具有高致死性,因此,目击者立即施救,有条件者及时除颤,可以极大地提升心脏性猝死复活的机率。积极推进自动体外除颤设备(AED)和使用技术的普及,建立公共体外除颤网络,正是对抗心脏性猝死最有效的方法。

  我国公共场所普遍缺少除颤器

  由于“心脏性猝死”在全球范围内的高发病率,很多发达国家都将除颤器作为与消防设施同样重要的公共安全设施,并在立法层面加以保障,以确保发病者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除颤救治。而我国在医院以外的公共场所和设施中,很少能看到公众除颤术必需的除颤器。即便配备有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场所,由于缺乏必要的宣传、引导和救助责任机制,很多设备最终也沦为摆设。

  因此,推动AED体外自动除颤设备和技术的普及,把AED的应用走向院外、院前,让更多的普通人学习和掌握AED的使用,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急救事业迫切的发展任务之一,也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作为全球医疗行业的领导者,飞利浦公司此次向海南三家单位捐赠的4台AED产品Philips HS1“智能救心宝”体外自动除颤仪,一直在欧、美、日等国均居市场份额首位,并屡获殊荣。

  据悉,飞利浦公司此前已联合海南医学院,在三亚国际凤凰机场、南山旅游文化景区举办了类似培训。今天的捐赠仪式结束后,飞利浦公司的专业人员,又在海南医学院现场举行了自动体外除颤设备(AED)使用技术的培训。

  海南省人大副主任康耀红出席了当天的赠送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