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在线 > 旅游资讯
长江日报:凝聚起武汉的精气神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7-11 16:39:31 阅读: 593

   “大气、很美”,“为这座朝气蓬勃的城市倍感骄傲和自豪”,“如此多的‘大’汇聚到一起,鼓足了武汉人的信心之帆”。连日来,市民纷纷...

凝聚起武汉的精气神


  “大气、很美”,“为这座朝气蓬勃的城市倍感骄傲和自豪”,“如此多的‘大’汇聚到一起,鼓足了武汉人的信心之帆”。连日来,市民纷纷来电来信,热议新华社长篇通讯《大武汉到底什么大?》。

  大都市圈

  大文化

  大科教

  大光谷

  大交通

  &

  记者 肖擎

  富有现代

  城市质感

  武汉矿业人工程技术公司员工李向阳因工作关系,时常出差,跑过很多城市。他说,“交通便利程度能与武汉媲美的,很少”。

  李向阳自豪地向记者举例,这些年地质、采矿等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全国一年只有约1000位采矿专业本科毕业生,很多在读大二、大三时就和一些大中型矿山签了就业意向协议。武汉基本上没有什么矿产资源,而武汉却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4所培养地质、采矿等涉矿专业的大专院校,使得我们这样并非国有事业设计院的工程技术公司,招聘采矿博士都不困难。

  “适应大武汉、爱上大武汉!武汉已显大气大美的气象,富有现代城市的质感。”李向阳说。

  了解家底倍添信心

  在东西湖区公务员王凤眼里,回答“大武汉到底什么大”,让人了解了武汉的家底,倍添信心、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心中底气更足。

  王凤说,如此多的“大”汇聚一起,凝聚武汉人勃发奋起的精气神。

  她认为,认清“大武汉之大”,就是要明确自身的主要优势和比较优势,扬其所长,将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认清“大武汉之大”,就是将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在建设大武汉,复兴大武汉的平台上聚集、叠加、拓展开去,形成勇谋发展、勇夺第一、勇创佳绩的大气场;认清“大武汉之大”,就是要破除制约发展的条条框框,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勇立潮头,创先争优,让更多的“第一”在武汉诞生,更多的“武汉制造”走向世界。

  有市民认为,武汉不是已经做到完美,不能只把“大武汉”看成历史荣耀和财富。建筑工人汪愿来说,武汉还需要在很多领域开先河,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电器设备销售人员邓先生认为,武汉还要在软环境上下工夫,培育土壤,放水养鱼。

  专家评说

  用一流要素 建一流市场平台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院长、湖北财政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志勇教授昨日表示,建设大武汉,要用武汉具备的诸多一流要素,打造一流市场平台。通过市场的引导,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

  大江湖、大钢铁、大汽车、大都市圈、大科教等,都是武汉发展的重要资源优势。但在陈志勇看来,诸多优势中武汉的区位优势,是中部省份的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武汉可谓是中部的“支点”城市,是中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陈志勇说,建设大武汉,调动市民的积极性非常重要。江浙经济的发展,与市民身上具有的勤奋、实干、能吃苦、团队意识和开拓精神等,都有着非常密切关系。发展经济,市民的精神品质也很重要,这点值得武汉学习和借鉴。

  肯定了武汉市民具有的聪明等优点外,陈志勇认为,相对江浙市民,武汉这边在眼光、意识等方面还需要提升。政府如何通过构建公平的经济发展环境,激发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很重要。

  “武汉比以前变得更好了。”陈志勇表示,相对前几年,武汉发展的软环境已有较大改善,但还应该继续加强。在利用武汉具备的诸多一流要素打造一流市场大平台的过程中,政府应更多在“内在驱动”上着力。(记者朱建华)

  做大做强“大光谷” 一靠人才二靠创新

  光谷是武汉的一张名片。1998年12月,时任华中理工大学光电子系主任的黄德修教授,向武汉市有关领导提交《关于在武汉东湖开发区建成“中国光谷”的建议》。这是我国第一份建设中国光谷的建议书。2011年,“中国光谷”的光电子信息产业总收入达到1450亿元,成为中国该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

  黄德修教授昨日表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光谷是重要优势之一。“做大光谷,就应该产业上规模;做强光谷,就应该提升技术水平。做大做强,关键有两点,一是要面向国内外广泛吸引优秀人才加盟;二是要敢于创新。”

  现在,不少国内企业都将发展的目光投向光谷。黄德修认为,信息科学技术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信息化的技术每时每刻都在发展,知识更新也很快。我们不能跟随别人的发展而发展,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争取占领制高点。(记者朱建华)

  网友围观

  网友alsofour:一个城市给人的感觉是大气,还是秀气?我想不是几座高楼可以带给大家的。真正的武汉之美,美在武汉的广场,武汉的公园,还有浩浩的长江。

  哪一个城市,有东湖这样大的城中湖,有首义广场、光谷广场、水果湖广场如此多的大型城市中心广场?

  网友whw308:我感觉武汉的大在于:规模在全国来说也是前几名的。单武汉这个名字,就霸气外露,中国所有城市里我觉得最有气势的名字。

  网友冷月凝弦:就算自己有辆车,1天都逛不完武汉。全国的城市我去了100多个,排名前30的估计都没拉下。武汉是我唯一没有步行穿越的城市(主城区,以当地旅游地图为准)。上海浦西是4小时20分,浦东是3小时多,而武汉的大桥就要走40分钟(包括引桥,取直线)。

  网友12893579502:大武汉由来已久。晚清重臣张之洞在长达18年的湖广总督任上,在武汉办学堂、开(兵)工厂、修铁路、筑大堤,使武汉备受全国瞩目,一跃而为“仅次于上海的大都会”。

  大革命时期,武汉曾经成为革命的中心。抗日战争时期,武汉又一度成为全国“抗战”的中心。当时有一首响彻全国的歌,歌名就叫《保卫大武汉》。1998年抗洪,中央领导高度关注武汉,又一次提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保卫大武汉”。’98抗洪精神由此铸成。

  网友神虾:武汉确实是大气魄大局面。余秋雨说南京从来都不可能是小城市;我觉得武汉也是,永远都是大城市。

  网友Aloneiris:大武汉,这个多水的城市,它的表情绝不是脉脉含情也不完全奔放豪爽,我很难想到一个确切的词来描述。同样是被水润泽的一方土地,却和我熟悉的杭州大不一样。我想,滔滔江水和平静的湖水赋予一个城市的灵气实在太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