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在线 > 旅游资讯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吉林又拍到野生东北豹照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7-11 16:22:17 阅读: 607

 世界上最稀有的大型猫科动物之一——野生东北豹,近日现身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区的汪清县,科研人员通过架设的远红外相机拍下了一组10张东北豹...

世界上最稀有的大型猫科动物之一——野生东北豹,近日现身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区的汪清县,科研人员通过架设的远红外相机拍下了一组10张东北豹活动照片。这是该地区第三次拍摄到这种极危物种。

  针对有公众担心东北豹照片可能成为“华南虎第二”,专家表示,东北豹照片连拍,不存在造假。

  东北豹又称远东豹(属金钱豹东北亚种),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濒危的大型猫科动物亚种之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极危物种,其野生数量远远低于东北虎。

  过去几十年,由于滥砍滥伐、偷猎等活动猖獗,东北豹生存环境受到极大威胁。现仅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的吉林和黑龙江两省部分地区以及朝鲜北部的部分地区。

  如今,全世界仅存30至35只。在中国,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东北豹的数量约为11只。

  发现

  远红外相机拍下东北豹活动照

  4月4日下午3时50分,林业局保护处工作人员在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野外助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孙戈博士检查架设在该局杜荒子林场的远红外相机时,发现拍摄到一只成年的野生豹在山脊上休憩和活动的照片。

  经专家鉴定,确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北豹。

  林业局保护处处长王福有昨日介绍,这组照片共10张,拍摄地点为该局杜荒子林场北沙沟52和53林班交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43.333°、北纬130.759°、海拔780米,林型为柞木林。

  更让他们感到高兴的是,4月28日早8时30分左右,该局天保中心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亲眼目睹了一只东北豹穿越林场的过程。

  据了解,这已是该局第三次拍摄到东北豹的照片。前两次的时间分别为2011年8月24日、9月19日。

  专家认为,由于汪清县至中俄边境的距离远远超过了东北豹个体活动范围,先后三次拍摄到的东北豹照片及工作人员的亲眼所见,进一步证明了汪清林业局辖区内存在定居、独立的野生东北豹繁殖种群,而不是从中俄边境游荡过来的个体。

  规划

  发现区域正申请国家森林公园

  王福有告诉记者,去年8月24日,他们曾拍到了东北豹的尾部,当时就确定了东北豹的存在,这次又拍到了一组10张照片,为科研工作提供了很大价值。

  据介绍,杜荒子林场正在申请国家森林公园,“各个程序都走完了,正在等国家下文,包括旅游,大概今年也能批下来。”王福有说。

  另据透露,该林场同时也在申请国家级保护区,“环保部已经评完了,其实已经成功了,就等国务院文件了。”

  对于申请了森林公园会不会影响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等问题,王福有表示,森林公园和保护区面积没有重叠的地方,是两个概念,所以不会存在影响的问题。

  解读

  东北豹照片连拍 不存在造假

  东北豹照片公布之后,有网友表示:“可别再是华南虎照啊。”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虎豹保护项目高级官员、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姜广顺是多次受邀鉴定东北豹照片的专家之一。昨日,针对公众质疑,他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

  姜广顺透露,他在2010年春季做调查时就发现过东北豹的足迹,之后也有多次发现。有一次还同时发现了虎和豹的足迹,距离约100米,所以东北豹被频繁拍到是很正常的。

  姜广顺表示,“周老虎”的照片,存在一个很明显的漏洞,它是手动拍摄的,画面中的老虎一动不动。但是,这次孙戈通过红外触发相机拍摄到连续的照片,是动态的。此外,从照片的光学特征分析,照片中所有景物都很清晰,连树叶都极为清晰。

  姜广顺称,华南虎近30年是没有野外生存证据的,真正的华南虎如果是在野外被远红外相机拍到的话也是可信的,手持的相机拍到的就不一定了。

  链接

  中国首次发布东北豹调查报告

  今年4月19日,吉林省林业厅公布了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世界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联合开展的长白山区东北豹调查报告,这也是我国首次开展针对东北豹的专项调查。

  据了解,今年1至3月,调查组针对长白山区2000多平方公里东北豹痕迹发现最多区域开展科学考察,以确认豹的栖息地与种群数量,制定有针对性的豹保护策略。

  报告显示,该地区存在6只雌豹、2只雄豹和1只幼崽,另有两只情况不明。

  据法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