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凌一凡再现当初为外公画像的场景。
5月14日,一名网友通过微博给凌一凡留言并传回“带外公看泰姬陵”的照片(网络截图)。
日前,北京女孩凌一凡把外公的肖像画上传至微博求助,称86岁的外公已是癌症晚期,老人一辈子很少旅游,希望网友能带着外公的画像,在世界各地留影,用这种方式让老人开心,了却人生最后的遗憾。
微博发出后,被世界各地网友转发数万次,大量网友被感动,纷纷参与给她传回“带外公看世界”的照片。
马海林摄(新华社发)
来论
传统孝道的现代呈现
当病榻上的一凡外公为爱心照片所感动时,虚拟空间的爱心接力也掀起了一股充满时代感的暖流。
之所以有如此多的网友愿意成人之美,有如此多的爱与善意参与其中,不仅源于大家内心对“孝”的尊敬与鼓励,更是因为能够在帮助素昧平生者的同时,体味真情互助的温暖与可贵。
如果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传统孝道的推己及人,那么网络传播的“给外公合影”则是对中华美德的现代呈现。可见,在崇尚个性的微博时代,传统的道德情操依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手指在屏幕上的轻轻一划,既是对他人的祝福,也是一次早尽孝道的自我教育,是防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的最好方式。
(广西苑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