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任松高 彭 辉
本报通讯员 刘国贤 任现辉
5月13日,主题为“热爱地球母亲、建设生态家园”的2012中国(乳山)母爱文化节拉开帷幕。
一个由县级政府主办的全国性节会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而且人气越来越旺、成效越来越大,秘诀就在于乳山将母爱文化不断升华,强化文化引领作用,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发展。
一种全新的“母爱生态观”正成为引领乳山科学发展的一面旗帜。
母爱文化持续“发酵”
母爱文化在乳山源远流长。看自然,境内大乳山被称为大地圣母;论历史,这里有抚育千名八路军后代的300多名红色乳娘;说文化,这里既有拯救众生留下优美传说的神话圣母,更有红色“三花”作品中不朽的革命母亲形象。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软实力,也是生产力”,正是秉承这一理念,乳山市委市政府决定通过弘扬母爱文化,为城市增添一张新名片,以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为此,乳山不断致力于搭建母爱文化物质载体:以母爱文化为主题的大乳山旅游度假区成为山东省文化产业基地;兴建全国首个母爱文化广场,树起全国最大的母亲形象雕塑“大爱无疆”;即将建设全国首个母爱文化博览馆……
以弘扬母爱文化为主旋律,乳山还先后开展了“乳山十大杰出母亲”、“乳山十大孝星”评选等一系列爱母、敬母、孝母活动,组织开展了为母亲义诊、母爱主题征文、母爱主题演讲比赛、母爱主题文艺巡演等群众性宣传文化活动。
随着母爱文化的持续发酵,乳山市委、市政府立足母爱文化发展文化产业、事业的眼界越来越开阔:从单纯的热爱生命母亲,上升到爱党、爱家乡、爱祖国,最终拓展到对地球母亲的热爱和对低碳、环保、节能、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发展的追求。
像呵护母亲一样保护环境
乳山与其它城市相比,最大的优势在生态,最响的品牌是环境,今天的绿水青山就是明天的金山银山。“热爱地球母亲、建设生态家园”,就是要让人们像呵护母亲一样保护环境,突出生态建设,坚持环境优先,实现绿色发展。
短短三年间,大乳山、银滩、潮汐湖等岸线生态修复工程,打造了20多公里长的环海生态景观带;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城市植绿等10.7万亩增绿工程,使城市绿化率和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42%和40%;炉上河、城南河城市主河道雨污分流和沿河绿化工程,增添了纵横交织、穿城而过的城市河道新景观;随着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银滩污水处理厂工程以及城市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的建设,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5%和100%……
面对传统产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乳山市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重点引导企业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院所对接、引进高端人才的借脑生财战略,采取合资、挂靠等形式推动企业转调,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培育起以金华集团从尾矿提取绢云母微粉新材料、金洲集团用矿砂生产加气砖和蒸汽砖、鑫山集团废气发电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循环经济产业链。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乳山市还启动了重点污染源治理再提升工程,加大现场监测监察和有线监控力度,做到了市控以上企业污染治理设施100%运转、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100%通过、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100%执行,实现了经济实力和环境质量“双提高”、能源消耗和排污总量“双下降”。
与此同时,乳山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经济建设的前提条件,将环境影响评价置于项目建设的前置关口,近5年通过咨询、预审否决“两高一资”项目20个、总投资8亿多元。
像尊重母亲一样敬畏自然
乳山的母爱生态观,就是要求人们像尊重母亲一样敬畏自然,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乳山大力引进发展以新材料、电子信息、环保材料等为重点的新兴产业,积极发展风电、生物发电、光伏发电、天然气发电等绿色能源产业,成功引进了华能风电、景盛同茂LED、武汉光谷激光等新兴产业项目,推动产业结构跨越式提升。
引导房地产企业从消耗土地资源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健康养生业和现代高效农业转型发展是乳山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又一实现路径。
近两年,乳山又把推动房地产产业转型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点,鼓励房地产企业在战略转型上由投资型向民生型转变,在定位转型上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如今,40多家房地产企业已逐步向保障性民生产业、新兴工业产业、健康养生产业转型发展,走出了一条以房地产业促进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化、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