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在线 > 旅游资讯
舜网-济南日报:首档电量基数有点低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7-11 10:21:18 阅读: 945

 本报5月11日讯(记者 王宝静)今天上午,备受关注的山东省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听证会如期举行。在听证会上,首档电量的设置成为关注焦...

本报5月11日讯(记者 王宝静)今天上午,备受关注的山东省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听证会如期举行。在听证会上,首档电量的设置成为关注焦点,多数参加人倾向于第一档电量达到220度的第二套方案,并进一步提出他们的改进意见。

  首档电量基数成焦点多数代表认为应提高

  听证会参加人、省政府纠风办正科级检查员李艳红表示,我省出台的两套方案中,第一档电量标准分别为190度和220度。而根据她了解到的情况,我省一档电量的设置在全国范围中属于比较高的,尤其是第二套方案中的220度,仅低于北京的230度和上海的260度。然而,她曾以某省直单位宿舍为样本进行过相关统计,在样本总数的244户中,月用电量低于190度的有145户,占59.43%,而低于220度的也只有168户,占68.85%,二者所占比例都远低于一档电量要求覆盖的居民家庭的比例80%。同时她还列举自己在网上看到广西省一阶梯电价听证会代表做的调查为例,根据该代表的统计,在桂林市区,月用电量在220度以内的家庭只占30%。

  与李艳红的想法类似,几乎所有的听证会参加人都选择了第一档电量更高的第二套阶梯电价方案。但多名参加人也进一步提出,即使是第二套方案,其电量设置仍存在需要调整、提升之处。来自山东烟台旅游学校的高级讲师金星南表示,如今,家电用电量猛增,一台空调一个月就能用掉200多度电。据其了解,他周围的人家中每月用电量基本都超过了190度。对于第二套方案中的第二档和第三档电价,他也建议提高到400度为界,以更好地区分城市居民用电困难群体与高消费群体。

  是否区分城乡居民用户将极大影响第一档构成

  济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光玲指出,在农村主要的家用电器是电视和冰箱,与城镇居民相比,用电量显然比较低,因此按照目前的阶梯电价方案,绝大多数农村用户的用电量将都被涵盖在一档中,而相反,城市居民用电量可能要更多地进入二档和三档中。目前我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仅为38.15%,而农村人口则占到61.85%,因此,王光玲建议可否根据城乡差异加大城市第一档用电量,否则按照城乡平均方法统计出的第一档电量很有可能根本无法覆盖80%的城市用户。李艳红也认为,将城市乡村分开统计更科学,因为在月均用电量的确定上,是否区分城乡居民用户,对于最终进入第一档的用户构成将有很大影响。

  建立用电价格双向机制实现有跌有涨惩多奖少

  针对目前我省提出的阶梯电价方案,此前有市民提出,既然对于第二档、第三档的用电量要多收电费,那么是否可以从这部分钱中拿出一些,用于奖励用电较少的居民。例如对于190度的基础电量方案来说,如果一名市民家中本月只用了120度电,那么可否从多用电居民缴纳的电费中按比例提出一部分奖励这名市民,以实现“惩多奖少”的目的。

  这种观点在今天的听证会上也同样得到了响应。省政协委员、山东财经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华认为,既然实行阶梯电价制度的目的是按居民用电量的多少分段计价,在保障基本需求的前提下抑制高消费,通过价格手段促进节能减排,那么能否建立一个能涨能落的双向机制,对于用电尚未达到一定数量的部分,实行一定程度的电费下调,而非像现在这样只涨不降。在陈华看来,“哪怕每度电下调一分钱,也是表明了对市民节约用电的一种鼓励态度”。

  反对声音称“借机涨价”担心统计数字难保客观

  在今天的听证会上,绝大多数参与者对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持赞成态度,但也有几个人较为鲜明地提出了反对意见。第一个提出反对意见的即第一名发言人———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华。他解释说自己认为目前方案对影响用电量的季节、人口因素考虑并不周全。另外,两个方案中第一档用电量分别覆盖80%和90%的用户,该数字显示来自统计处年鉴,看似客观公平,但统计年鉴其实同样来自电力企业,因此难以做到客观公平。另外对于实行阶梯电价后对电企的监管,增加收入的运用等,陈华也表示,企业自我监管并不合适,应该建立起机制。

  省经信委调研员萧文华也认为,用电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不可缺少,它并非柔性的,而是一种刚性需求。在他看来,实行阶梯电价有借机涨价之嫌。目前两个方案中限制的高用电居民中,一部分是根本不在乎每个月多付出些电费的高收入者,但是同时也不乏低收入者,例如因家里人口多或有特殊病人而不得不多用电,即使实行阶梯电价,他们的用电也不可能降下来,反而还要为之多付出电费,因此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