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在线 > 旅游资讯
扬子晚报:扬子晚报记者赴川感受新家园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7-11 10:12:14 阅读: 952

   金花镇玄郎村的84岁老人向记者问好。  记者俯瞰都江堰向峨乡,绿瓦红墙的新居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一片生机。  4年前,“5·12”汶...

扬子晚报记者赴川感受新家园

  金花镇玄郎村的84岁老人向记者问好。扬子晚报记者赴川感受新家园

  记者俯瞰都江堰向峨乡,绿瓦红墙的新居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一片生机。

  4年前,“5·12”汶川特大地震撕裂了巴蜀大地;4年后,一个内陆开放新高地正在曾经的灾区崛起!4月23日至27日,中国报业协会组织百名党报记者编辑赴四川崇州、都江堰、绵竹、北川、青川等地震重灾区采访,实地考察灾区基础设施重建、城镇重建、住房重建、产业重建、旅游重建、精神家园重建取得的巨大成就,目睹从满目疮痍到涅槃重生、从遍地瓦砾到产业振兴的奇迹,既触摸到四川人民战胜灾难重建家园的不屈之魂,也感受到发自川人心底的感恩之心和自豪之情,更感受到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强大。

  在江苏对口援建的绵竹,记者首先来到汉旺、东汽地震遗址,摇摇欲坠的厂房和遍地的废墟,令人真实感受到了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但在随后的采访过程中,一处处独具特色的农家小院,一条条宽阔笔直的公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厂房,一声声发自内心的爽朗笑声,无不展现出这4年间的变化翻天覆地,以及当地人民崭新自信的风貌和坚强乐观的精神。在绵竹的金花镇玄郎村,一位84岁老人听说记者来自江苏,立即拉住记者的手问好,老人家还指着新村里的房子说:“江苏人好,江苏盖的房子好,栽的树漂亮!”

  记者了解到,在大地震中,四川重灾区达10万平方公里,极重灾县和重灾县达到51个,4600多万人不同程度受灾。而在短短4年之中,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四川纳入国家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29692个项目已完工99%,概算投资8658亿元已完成投资99.5%;同时,纳入省重建规划的12个重灾县和91个一般受灾县13647个重建项目已基本完成。伤口已经愈合,暮春之际的巴蜀大地四处生机勃发,四川人民兑现了“再还人间一个锦绣巴蜀”的庄严承诺。

  中国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余清楚在走访灾区后感慨说,经济发展不仅没有停滞反而原地起跳,灾区经济社会总体实现跨越发展,全面超越震前水平。扬子晚报特派记者 马嘉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