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孩子们到农村体验农事
图为:江夏的荷塘美景每年吸引数万游客
图为:大棚里采摘西瓜
本报记者龙滢 通讯员钟平 董义忠 李伟
这几天,天气慢慢热了起来,位于江夏区法泗街斧山村的王尤喜忙前忙后。他房前屋后的荷塘里,花苞或远或近地在荷叶间冒出。王尤喜要抢在花开之前,把接待游客的餐厅、停车场、广场、厕所修建完成,便于迎接赏荷采莲的游客。
王尤喜是江夏当地人,他在斧山村开办了武汉市鑫农湖休闲观光农业园。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了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
王尤喜的农业园,即是我省发展休闲农业的一个缩影。当前,湖北正处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力建设农业强省的关键阶段,推进休闲农业建设,正当其时。
接天莲叶无穷碧
休闲业已成种养业、加工业之后的第三大产业
江夏区有四万亩籽莲,每到6月份,荷花盛开壮观的美景,吸引着不少城里人开车前往赏荷摘莲。王尤喜看到其中的商机,流转了村里农户的荷塘,再添置了木船、农家乐餐馆等。许多武汉市民举家自驾游,私家车常将乡村马路堵成一团,游客上船采摘也排队、吃农家饭时也要排队。仅去年,他的观光农业园就接待了近3万人次,高峰时每天接待800人次左右。
昨日,王尤喜自豪地告诉记者,今年他将荷田扩大了1000亩,投资修建了新的餐厅、停车场、大舞台、厕所、广场等硬件设施,近来工程已完成90%,剩下的在荷花盛开时全部完工。届时,他的园区将成为集游览、观光、采摘、体验、科普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观光园。
望着眼前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荷塘,王尤喜由衷感叹:他的休闲观光农业园,不仅让自己致富,还让乡亲一起富起来。
同村农户姚文武,以前一亩籽莲收入仅1000元左右。自从把籽莲田流转给王尤喜的农业园之后,他籽莲地里5000个鲜莲蓬以5000元卖给王尤喜,剩余的老莲蓬,王尤喜照单全收。仅莲蓬一项,姚文武一亩地的收入就翻了两番。
王尤喜的经历,也是江夏休闲农业发展的一个典型样本。
结合特色种养、打造新农村,秉承这一指导思想,江夏区乡村休闲农业的发展,通过项目建设,进一步凸显特色、树立品牌、营造氛围,并使之成为拉动乡村休闲游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通过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游,使党的三农政策得到更加有效的贯彻落实。农民依靠发展乡村旅游增收致富,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完善,村容村貌得到改善,新农村建设工作成就卓著。
江夏五里界群益村舒谢湾,2008年初由政府引导,企业自筹资金,采取土地流转的经营方式,通过集中实施.整体开发的模式,全村99户农民由原来长期依靠单一种田为生一次性转变为公司员工,每月按报酬在公司领取工资,享受各种福利待遇。目前,当地已形成一个集农业观光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业休闲专业村湾。2011年底,群益村被市政府授予武汉市首批旅游名村。
江夏区农业局局长黄东海介绍,截至2011年底,江夏建成各类农业休闲景点、农家乐近150处,2011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农业休闲收入高达5亿元,连续3年实现倍数增长。休闲业已然成为农业种养业、加工业之后的第三大产业。
采摘垂钓乐悠悠
休闲游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不少城里人都有这样的亲身体验:逢上小长假,一家子开车前往市郊,到农庄或体验采摘之趣,或享垂钓之乐,远离城市暄嚣,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呼吸乡野清新空气。仅去年,有过类似体验的游客人数达2413万人次。
湖北是农业和旅游大省,特色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努力,我省初步形成农家乐、休闲农庄、农业观光采摘园、农业科技示范园等休闲农业业态。
为了推动休闲农业的发展,我省推出多项政策扶持措施。全省重点扶持100个旅游名村建设,每个安排25万元建设资金;扶持3000个农家乐经营户,每个给予1万元资金补贴,同时三年内免收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按每户每年8000元的标准扣减营业税等税收,参加培训的还可以享受1200元的培训补贴……
一批有影响、有知名度的休闲农业品牌:英山茶叶节、沙洋油菜花节、随县尚市和枝江安福寺桃花节、汉南甜玉米节、潜江小龙虾节等一批农事节庆活动。
话说回来,休闲农业,其实是利用农业固有的自然资源、农事活动场景和农业生产加工过程,为消费者提供观赏、体验和休闲服务。一方面提升了农业价值,拓展了农民增收空间,另一方面,也为消费者提供休闲娱乐,满足人们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等多方面的精神需求。
洪湖蓝田生态旅游,每年的旅游收入大大超过了莲藕本身的产值收入;武汉市石榴红村,依托休闲农业,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82万元,大大高于全市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全省休闲农业点达到14136个,从业人员18.7万人(农民工17.9万人),休闲农业综合收入129.1亿元,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3.4%,从业农民增收17.4亿元,人均收入达到15700元。
据省农业厅人士介绍,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进入乡村休闲游产业,使我省乡村休闲游产业步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乡村休闲游产业已经成为我省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提升市民幸福指数、体现现代都市农业特色的重要产业。
田园公园是家园
休闲农业助推我省现代农业建设
沿着武荆高速至荆门北下,在杨家桥大市场左转上207国道,前行1.5公里,沿彭墩集团指示牌走8公里,就会看到一排排仿古徽派建筑,穿插于这些建筑群落之中的,是现代化的蛋鸡场、水产养殖基地,以及绿树成林的农民公园……初次来到这里的游客,大多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其实,这里是钟祥市石牌镇彭墩村。在该村,不仅有万亩太空莲生产基地、千亩环保蔬菜基地、苦荞茶厂、标准化蛋鸡养殖基地、度假村等等。彭墩村每年的游客接待量在10万人次以上。
发展现代农业,休闲农业是一个重要抓手。钟祥市彭墩村是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通过建设“农村中的城市,城市中的农村,田园中的公园,公园中的田园”,成为湖北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典范。
我省类似彭墩村的示范点有一批。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宜都市土老憨橘园休闲生态农场、荆州八岭山休闲农业园、荆门喜民园现代多功能农业示范园等。
每一个休闲农业点,就是一个农业现代化的示范点,它们打造成为“田园中的花园,花园中的田园”,不仅推动着现代农业建设,也使城乡居民都想去,体验农业农村农民生活。
省农业厅相关人士说,休闲农业以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加工业为平台,发展旅游业,实际上突破了传统的行业界限,把农村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了,成为一种新的业态。这些休闲农业产业,推动我省农业结构的调整,不断丰富农业内涵,拓展现代农业功能。加快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新闻背景
打造百个休闲乡村
“十二五”期间,湖北休闲农业要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机遇,努力打造10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大县、100个休闲农业示范乡村、1000个休闲农业示范点(省级100个)、1万户星级农家乐,带动休闲农业点5万个,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劳动力50万人,年接待旅客1亿人次,休闲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