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在线 > 旅游资讯
城市晚报:为家乡留下 “石中之宝”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7-13 10:35:06 阅读: 537

 毛瑞璟经常到松花石博览中心,反复地观摩这些珍奇的宝石  城市晚报讯毛瑞璟,吉林通化松花石有限公司董事长,从2008年开始,自筹资金8000...

为家乡留下“石中之宝”

毛瑞璟经常到松花石博览中心,反复地观摩这些珍奇的宝石

  城市晚报讯毛瑞璟,吉林通化松花石有限公司董事长,从2008年开始,自筹资金8000多万元,建起了东北规模最大、种类最全、档次最高的瑞璟松花石博览中心和交易中心,如今已经成为众多松花石商家非常抢手的“商贸旺铺”,并且正在逐步成为通化市文化产业的“特色品牌”。

  建设东北最大的

  松花石博览中心

  在通化,提到松花石就会想到“松花石王”毛瑞璟。

  2000年,毛瑞璟在驱车途经通化县大安乡湖上村的时候,看见一对60多岁的老两口儿,正在半山坡上的自家农田里,吃力地搬撬着一块形状怪异的大石头。经过反复研究,原来是埋在地下8亿年的松花石。毛瑞璟便用随身携带的2000元钱买下了这块松花石。

  2008年,毛瑞璟自筹资金8000多万元,建起了东北规模最大、种类最全、档次最高的瑞璟松花石博览中心和交易中心。瑞璟松花石博览中心的建筑面积为2300平方米。“博览中心只供宣传展示松花石,馆藏松花石都不会出售,我要给松花石的产地、我的家乡留下这些‘石中之宝’。”毛瑞璟说。

  这“两个中心”的建设不仅完善了松花石选料、设计、雕制、配座、包装和科研开发的“一条龙”工艺流程,而且为通化市构建起松花石产业的新亮点,旅游文化的新景观,以及松花石交易的展示平台和繁华市场。毛瑞璟在松花石产业化方面的举措和投入,开通化市产业领域的先河,树通化市旅游文化的先锋。

  为松花石走出东北

  走向全国打通道路

  毛瑞璟还带头引领松花石产业的发展。一方面,作为人大代表,他多次提交《关于把通化市松花石产业做大做强》、《关于有效保护、合理开发松花石资源》等建议。另一方面,他聘请十多位国家级观赏石专家担任艺术顾问,聘用58名松花石设计、制作、经营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去年又编辑出版了《传奇松花石》民间故事集。

  在企业经营模式方面,毛瑞璟大胆改造松花石加工的“小作坊”,先后改造、新建了1500平方米的工艺石雕厂和工艺木雕厂,修建了10000平方米的松花石选料场。

  毛瑞璟在做大做强松花石观赏石、松花石砚和旅游纪念品三大文化品牌的同时,又积极拓展松花石在建材领域的新尝试、新探索,成为时尚家装的“新宠”和“新贵”。在松花石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方面,已经先后与辽宁和吉林的多个松花石出产地签订了相关协议。毛瑞璟构建起瑞璟松花石生产、博览和销售的“一条龙”产业链条,有效提升了通化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通化市的松花石市场走出东北、走向全国做出了贡献。

  创业不忘回报社会

  为山村修路通电

  毛瑞璟曾在通化市二轻建筑有限公司摸爬滚打,先后当过工长、项目经理、总经理,最后成为“二轻建筑公司”的掌门人,声望极佳。他多次被评为市级劳动模范、特等劳动模范和省级劳动模范。1998年被推举为通化市政协委员;2005年被选为通化市人大代表。

  为了实现“实业报国”的创业理想,毛瑞璟从1998年开始,借助招商引资的政策支持,首先在通化县的石湖乡建起了特色农业生态沟,修建了石湖生态沟小水电,为当地农村解决了电力照明问题;为东来乡腰岭村铺设了3.5公里的乡级公路。2006年春天,毛瑞璟在通化县二密镇马档村,创建了“天瑞建材有限公司”,一次性安置了3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天瑞建材”生产的“烧砖不用煤,制砖不用土”环保型多孔烧结砖,改善并提升了通化市乃至周边地区的机砖质量和建材档次。同时,为了彻底改变当地农民的住房问题,毛瑞璟还在通化县二密镇马档村先期投资180多万元,兴建了2000平方米的“农民新村”,为当地的20余户无房、危房农民,一次性解决了住房困难。

  (记者 张宵 报道/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