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物种普氏原羚(图片提供: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保护科吴永林)
中广网北京5月2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湿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也为许多生命提供栖居之地。在海拔3000多米的青海湖湿地周边,繁衍生息着一种比藏羚羊更加珍惜的种类——普氏原羚。它的命运也折射出湿地环境的变迁。今天中国湿地报告西北组记者来到青海刚察县,探访它的生存状态。
普氏原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875年由俄罗斯博物学家普热瓦尔斯基在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上发现并命名。普氏原羚体型像?!-- [发现广告图片] -->
普氏原羚(图片提供: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保护科吴永林)
今天上午记者到达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草原上,镜纳碛埃詈笤谝淮然ふ镜牟莩∧谠对兜目吹搅耸钢徽庵直炔亓缪蚧挂∮械奈镏郑蛐硎嵌匀死嗟目志澹奔钦咦叩缴杏?000多米的距离,这些普氏原羚就飞速地逃开了。普氏原羚上世纪80年代末锐减到只有300来只,分布地区也只剩下青海湖湿地的周边,可以认为它是世界上有蹄类中最濒危的一个种类。
在湿地周边的草原上,放牧区的围栏把草原的分割成一个个的片区,青海湖保护区管理局科研保护科科长吴永林告诉记者,普氏原羚最高只能跳跃1.2米,而这些围栏都在1.5米,许多普氏原羚的尸体被发现挂在围栏上。目前,保护区正在推动将牧民的围栏降低到1米2以下,不过这项工作急需国家的扶持和推进。
普氏原羚的围栏之死(图片提供: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保护科吴永林)
有关这些问题,记者还采访了长期致力于普氏原羚保护的青海刚察县森林公安局局长马跃民。
马跃民:我从事普氏原羚保护工作已经有十多年了,通过政府的保护,它的数量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但是它的保护然面临很多问题。近几年经济建设的发展,铁路公路的兴建,旅游业的发展都对普氏原羚的栖息地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另外,近年来狼的数量有较大增长,对普氏原羚的种群数量也是一个威胁。目前,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也有一定的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