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第六届大关中发展论坛在西安举行,来自我省、甘肃省相关市政府、重点区县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此拉开了大关中发展的大讨论。
本届论坛以“大关中创新与秦巴地区协调发展”为主题,围绕“加快大关中创新发展,增强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活力;建设陕南国家级绿色产业基地,促进秦巴地区协调发展”等问题深入研讨、建言献策。“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环境友好型的现代产业体系是破解陕南秦巴山区发展难题的关键。”陕西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薛健表示,陕南的特色高效农业是优势,可加快茶叶、核桃、板栗、食用菌、魔芋、蔬菜等一批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中药材基地的建设,逐步使特色农业的发展形成品牌竞争力。
西安市常务副市长岳华峰说,关天经济区是中国西部产业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但受行政区划、产业条块分割影响,目前存在着重复建设和无序发展的问题。随着关天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区域内运输也成为限制物流和能源保障的制约因素之一。他建议在未来发展中,大关中能建立以信息化来改造传统交通,将铁路、客运、高速路纳入信息化监控范围,建立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平台,提升交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甘肃省天水市常务副市长郭奇若表示,大关中发展需要突破跨省区的地域瓶颈。陕、甘两省三市需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整合始祖文化资源,共同将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高地。 本报记者 付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