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在线 > 旅游资讯
兰州晨报:“继兴文化大讲堂”在兰正式开坛 历史学家葛剑雄昨日率先开讲,随后还将邀请王蒙、苏叔阳、范曾、余秋雨等前来“论道”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7-13 09:52:30 阅读: 446

 聆听演讲。本报首席记者 田蹊 摄  本报讯 (首席记者平丽艳)5月26日,著名学者葛剑雄作为“继兴文化大讲堂”开坛首位专家亮相兰州,...

“继兴文化大讲堂”在兰正式开坛聆听演讲。本报首席记者 田蹊 摄

  本报讯 (首席记者平丽艳)5月26日,著名学者葛剑雄作为“继兴文化大讲堂”开坛首位专家亮相兰州,不仅带来了一场主题为“中国文化的复兴和走向世界”的专题讲座,还与甘肃专家学者就“如何挖掘甘肃文化历史资源,创建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展开研讨,并为甘肃文化如何发展“支招”。

  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博导葛剑雄,曾参加中国“人文学者南极行”、“走进非洲”等考察,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就“中国文化的复兴和走向世界”这一话题,葛剑雄表示,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丰富灿烂、博大精深,固然都是事实,但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评价,或者是就东亚汉语文化圈而言,如果放在世界范围内,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整体上说只能是各有千秋。

  葛剑雄认为,其实世界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非常了解中国,对于不少外国人来说,李小龙可能比孔子更有名,中国人的形象在他们眼中还存在着许多误解,以为中国人都会功夫,甚至以为中国女人还在缠小脚。因此,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走出去”是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

  在与观众互动环节,就大家提出的“随着中外文化的融合发展,未来社会是否会被西方文化主导”的提问,葛剑雄的态度十分坚定,西方文化来到中国如果不本土化是传播不下去的,只要重视文化建设,今后一定会形成包容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的新的中国文化,完全不必担心中国文化会被西方文化所取代。

  “继兴文化大讲堂”由甘肃继兴文化研究院发起,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化厅共同主办,随后还将陆续邀请王蒙、苏叔阳、许倬云、舒乙、范曾、余秋雨、陈丹青、韩美林、欧阳中石等众多著名专家学者来兰“论道”,并将与甘肃的专家学者在传统文化、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进行碰撞交流。

  ■ 葛剑雄兰州“论道”经典语录

  “文化只有走向世界才是世界的”

  因剑指“周老虎”扬名;在网上晒图书馆经费,再到今年就研究生考试泄题“插话”问询教育部长袁贵仁……葛剑雄有着敢于直言、不羁的个性。5月26日,被一些媒体冠之以“葛大炮”、“高龄愤青”等“江湖名号”的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在“继兴文化大讲堂”讲座的互动环节中,就“中国教育”、“农民工”等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工会应普遍吸收农民工入会

  葛剑雄说,现在中国已有农民工2亿多人,有的人虽已脱贫,但因为农民工的身份,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这些农民工也是工人的一份子 ,他们应该加入工会组织。各地、各单位的工会应该普遍吸收农民工入会,或协助他们建立自己的工会组织,使他们更快融入当地,使社会结构更合理,这是当下社会非常重要的问题。

  现行教育给孩子带来很大压力

  “到2020年,大学的入学率只有20%,那剩下的80%该怎么办?”葛剑雄说,如果政府能够解决好这80%的问题,让他们与大学生拥有同样的人格尊严和社会地位,那么大家就没必要都挤到大学里去了。但是现在的问题是,这一切还没有得到解决,很多家长仍片面认为,孩子除了上大学就没有出路,决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把本应在大学的竞争提前到了中学,中学的竞争提前到了小学,现在已经提前到幼儿园了,这种教育给孩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葛剑雄表示,社会不要过多地干预教育,学校和老师多一些自主权,才能形成学校教育的特色。

  文化发展要有清晰目标

  甘肃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只有走向世界才能被世界所认知。对于甘肃如何发展陇上文化、丝路文化,葛剑雄直言,文化的发展传播要有清晰的目标,发展文化产业考虑的就是能否“挣钱”、有没有市场。借助文化发展旅游,就要按照旅游的规律去走,只有这样才有发展的可能、才能走向世界,地方性和民族性才能够变成世界性。

  “文化只有走向世界才是世界的,这里所说的世界的,并不等于普及到每个地方。”针对现场观众“庆阳香包如何走向世界”的提问,葛剑雄回答说,“庆阳香包色彩艳丽,但是世界各国的欣赏习惯有所不同,比如很多西方国家崇尚白色,因此庆阳香包作为文化商品向世界推广,首先要考虑的是有多少人会喜欢,要在商言商,遵从市场规律,比如在推销和包装上做考量。

  本报首席记者 平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