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在线 > 旅游资讯
都市快报:女儿爬树爬篮球架 他从来不劝阻女儿下黄山走不动 他背了一整天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7-13 09:18:21 阅读: 624

 童教授说女儿成长的故事童晓岚对父亲的教育怎么看  “金外杯”  十大智慧父母  评选  金华市首届  昨天,金华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推...

女儿爬树爬篮球架他从来不劝阻女儿下黄山走不动

童教授说女儿成长的故事

女儿爬树爬篮球架他从来不劝阻女儿下黄山走不动

童晓岚对父亲的教育怎么看

  “金外杯”

  十大智慧父母

  评选

  金华市首届

  昨天,金华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推荐了第一位智慧父母候选人——童子双,金职院师范学院副院长。

  “童教授啊,他教育孩子那绝对是有一套的。”说起童子双,跟他熟的人都会提到他的女儿童晓岚。

  童晓岚的学习经历,确实值得“炫耀”:在金师附小的成绩一直很棒,在金华五中是第一,在金华一中仍然是第一,然后考进了清华大学,直接保送读研后,只用两年时间就毕业了。

  “如果仅仅是第一,只能说明读书厉害,关键是这孩子各个方面都厉害,就连跑步都刷新了她所读的小学、初中、高中纪录,虽然离开金华已经12年了,但她在小学、初中创造的50米和100米纪录,至今还没人能破。”金华市家庭教育研究会会长吴惠强说,童晓岚之所以成了金华教育界的小小传奇,因为她背后有个童教授。

  记者 杨法礼 摄影 方晟

  亲子对对碰:

  女儿上树,父亲当作没看见

  童晓岚跑步厉害,教过她的老师都知道的,但为什么这么能跑,没有一个老师能回答上来。

  童子双的回答是这样的——

  晓岚小时候吃饭特别慢,把饭含嘴里,就是不咽下去,一餐饭要吃2个小时。

  我那个时候跟她妈妈都在拼事业,这种吃法哪受得了,有时候烦了,她吃饭的时候就把她带到操场上,这样我们可以散散心,透透气。

  没想到,她每吃一口饭,就要去跑个小圈子。一看吃饭时间缩短了,我们也高兴。谁知道她这个习惯持续时间很长,跑着跑着,还跑上了瘾,最后在读小学、初中、高中时,50和100米都创了这三个学校的纪录。

  除了喜欢跑,还喜欢爬树爬篮球架,整天比男孩子还野。

  记得她刚开始爬篮球架的时候,我的同事还跑过来喊我,说,“老童,你孩子爬到篮球架上去了,快点过去。”我回了一句,“她既然有本事上去,就应该能下来,而且也必须会自己下来。”

  一开始爬树担心是肯定的,但我要让她从小牢记一点,你既然做出了决定,做出了行动,你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后来她爬成习惯了,我也不担心了,只有一个要求,不准出校门,因为校园里,出不了大事。”童子双说。

  三年级时作文一般 给女儿“走后门”

  其实,除了上树乱跑不管外,童晓岚的事,童子双基本上都不怎么管。

  “她小的时候,什么兴趣班都报,只要她乐意我就给她报,每个兴趣班时间都不超过一年。”童子双说,我对孩子从来不搞什么规划,任由其性格发展,只要不突破做人做事的底线,因为任何规划都意味着给孩子框了个框,谁都无法预料孩子的潜力,家长的规划,可能一不小心就限制了孩子某个方向发展的可能性,所以,我对孩子采取的是“放养”,少问不管。

  说是不管,但女儿要是真遇上了小麻烦,童子双管得还不是一般的细。

  3年级的时候,童晓岚的作文令童子双不是很满意,决定不露声色地管一下。

  趁着暑假,童子双带女儿回农村老家,并要求女儿割稻子。

  “虽然她割不了,但至少我要让她晒晒太阳,体验一下劳动和农村”。这只是第一步。

  晒完太阳,童子双要求女儿就割稻子这个事,写篇作文。

  作文写好了,一向不求人的童子双托人将女儿的作文在报纸上发表了。

  “看到作文发表了,她学习语文的兴趣一下子来了。”童子双说,他不会对女儿做任何具体要求,主要给她方向和动力,让她自己去思考,这样,孩子的压力不会太大,但综合效应会很好,所以,晓岚在金一中的时候,每门课都不是第一,但综合分每次都是年级第一。

  全省理科第27名 放弃20分体育加分

  顺风顺水地读完了高中,2000年,童晓岚以浙江省理科27名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了。但童晓岚却有些后悔。

  童子双说,当时家人都建议女儿去考北大,但女儿觉得读理工科应该去清华,连北大老师的邀请都拒绝了。

  “但她报的第一志愿并没有录取她,差了3分。”童子双说,女儿当时报名了体育考试,以她的实力,体育加20分,不是吹牛,真的是太容易了,但她放弃了体育考试。

  当时,童子双只跟女儿说,你决定了不去考,我不会勉强你。

  “当知道没有被第一志愿录取时,女儿有点后悔,说要是考了,肯定没问题。我只跟她说了一句,你既然当初决定不去考,现在就不要后悔,因为你要对你的决定负责。”童子双说。

  采访过程中,童子双一直是乐呵呵的,不管多么理直气壮的话,他总是和风细雨地说出来,“因为不管你怎么愁眉苦脸,每天都是要过的嘛,干吗不乐呵呵地过呢。”童子双说,如果说女儿取得了一些让人羡慕的成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跟他一样的豁达、乐观。

  “如果时光倒流,你觉得有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对于我的假设,童子双想了一会儿说,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想过,因为我从来没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老爸。

  去年夏天,童晓岚当上了妈妈。

  童子双觉得自己是个不错的老爸,当上了妈的女儿童晓岚,又是怎么看父亲的呢?父亲的哪些做法,是她觉得最为珍贵的呢?

  昨天中午,记者联系上了住在北京的童晓岚,童晓岚在电话那头讲述了童子双从未向外人提过的故事:

  老爸对我一直很关爱。老爸的膝盖一直有伤,每次走较长的楼梯就会隐隐作痛。其实,这都是因为我。我8岁那年去爬黄山,下山的路上走不动了,老爸一路把我背了下来,背了一整天才下山,留下了后遗症。

  这个事情过后,每次出去旅游,老爸都不太走得了下山的路。

  老爸除了在情感上给我疼爱,做人方面,也是我的榜样。

  似乎是初中时,有一次有人到我家里求老爸透露他主考的一个考试题目,他们用各种方法劝说了老爸很长时间,老爸都没有答应。

  有意思的是,由于那天求的人一直不肯走,而我当时在房子里间做作业,后来实在忍不住了,跑到房门口大喊叫他们快走。事后还被老爸批评没礼貌呢。

  快问快答:

  都市快报:你父亲的教育原则是小事不设限制,不立规矩,大事设个底线,这种家庭教育方法你觉得可取吗?

  童晓岚:首先,这种教育方式给我创造了比较大的自由空间,有利于我在面对问题的时候独立思考,作出独立判断;其次,家庭教育的宗旨其实在于言传身教,在于自身的行为对子女的影响和引导,而不是用条条框框来限制和束缚个性的发展。

  我觉得老爸对我的教育方式挺好的,以后我教育孩子还要借鉴一下呢。

  都市快报:你开始在外地读书,父亲对你是否还有影响?

  童晓岚:我想,无论走到哪里,老爸对我的影响还是一如既往。虽然距离变遥远了,不再像过去一样能和老爸朝夕相处了,但是从每周的电话中,在假期的相聚里,还是能感受到父亲的关怀,体会到老爸对我的心意。

  特别是老爸乐观的生活态度对我影响非常大,它让我在陷入困难的时候,总是自信地告诉自己,事情肯定会有解决方法的,然后去积极地寻找办法,而不是毫无意义地怨天尤人。

  都市快报:想对父亲说点什么?

  童晓岚:为人父母,方知做父母的艰辛。老爸,在这里,深深说一声谢谢。虽然不能像小时候一样经常赖在您身边了,但我依旧是那个“和爸爸最亲”的女儿。

  专家点评:

  吴惠强(金华市家庭教育研究会会长):

  童老师是我就读金华师范学校时的班主任,童晓岚一直是童老师的宝贝。一个人最需要得到培养的素质是他(她)的选择意识和选择能力,在多项目标前决定应该追求什么,放弃什么,在十字路口知道自己的前行方向。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经历和不一样的精彩。童老师帮助女儿童晓岚在成长的过程中体悟选择的重要性,明白自己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必须为自己的选择带来的结果买单。

  当然,童老师的严格、严厉要求中间包裹着的是一颗对女儿的深爱之心。那个为了激发女儿作文热情而请人帮忙的慈父;一位背着8岁女儿艰难地从黄山的山路上往下移动的父亲的剪影。这样的“对孩子的爱”是和“老母鸡对小鸡的爱”有着完全不同的境界的,这是一种有智慧的爱,一种科学的爱。

  童晓岚的成长历程还为“健康为先”的家庭教育原则作出了一个非常有力的注解。健康的身心一直是投身学习、获得成绩的基础。

  19楼论坛网友热议部分节选:

  “小羊啊美”:我也是鼓励为主的,不指责,但就是怕公公婆婆溺爱。

  “念念的妈妈”:童教授的教育方式很有道理,我来学习了。

  “语侬姐姐2012”:虽然都是些小故事,但可以看出,童老真的比很多父母都开明。

  “萱草屋”:赞同童老的放养政策。

  “兔子耳朵嘟嘟”:这样教育孩子的人物多出现点,来给我们做做讲座,哈哈。

  指导单位: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金华市妇女联合会、金华市教育局、金华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主办单位:金华市家庭教育研究会、都市快报、金华市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

  协办单位:金华市爱妇儿家庭教育网、金华19楼论坛、金华市名人儿童摄影

  本次活动由金华市外国语学校冠名

  浙江军山文化传媒公司策划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