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在线 > 旅游资讯
南方日报:节约集约用地结硕果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7-10 16:50:44 阅读: 970

 村民搬上新房,村集体经济效益也比改造前有所提高;力求“修旧如旧”,沧桑古村重获新生;通过“退二进三”,旧厂房变身创意园……同是“三...

村民搬上新房,村集体经济效益也比改造前有所提高;力求“修旧如旧”,沧桑古村重获新生;通过“退二进三”,旧厂房变身创意园……同是“三旧”改造项目,但它们各有各的特色,各种背后的故事耐人寻味,也值得探讨。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先后陪同山西、河北的主要领导考察了“三旧”改造项目——东濠涌、猎德村和T.I.T创意园。在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之际,笔者专程探访了广州“三旧”改造的一系列经典项目。

  ??猎德村 全面改造

  政府主导

  项目进展顺利

  猎德,一个位于广州市珠江新城南部的“城中村”,它的改造充满了传奇。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改造前的猎德村是广州“城中村”的典型缩影,原有总建筑面积68.6万平方米,都为高密度的农民自建住宅。“脏、乱、差”、“握手楼”、“贴面楼”比比皆是,违建问题突出、消防隐患严重、治安环境复杂、卫生条件恶劣。

  猎德村采取了全面改造的模式。用汪洋的话说,“猎德村改造后建成花园城市,大家都拥护,但操作起来,没有勇气,没有决心,很难成功。”政府主导和提前介入使得猎德的改造一帆风顺。2007年10月15日,猎德村开始拆迁;2008年1月15日,改造工程正式动工。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超过3000户村民的动迁工作,其中除了公平合理的改造补偿方案外,还凝聚着区、街、村动迁工作人员的决心、尽心、细心和耐心。

  全面改造并不是简单的推倒重来,猎德村在改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文化的传承,完整保留了龙母庙,将村内重要的祠堂、庙宇和代表性的民居沿猎德涌两岸进行重新规划布局,异地复建保存,打造岭南古建筑博物馆,让猎德的建筑文明、纯朴民俗、龙舟文化重放异彩。

  改造后,猎德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绿地率由改造前的5%提高到30%,增加绿化面积1万多平方米;建筑密度由原来的60%降低到28%。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村民房屋出租收益从改造前的每月每户800元提高到4000元,增长5倍;村民自有房屋价值从改造前的4000元/平方米提高到30000元/平方米,增长7倍多;村集体年收入从改造前1亿元提高到5亿元,增长5倍;村民每年人均分红从改造前的5000元提高到30000元,增长6倍。通过村民集中居住,猎德还节约土地247亩,节地率达52%。

  ??黄埔古村 综合整治

  统筹平衡

  解决资金难题

  猎德,作为广州市首个进行全面改造的“城中村”,是否是广州“三旧”改造的一花独放呢?为此,笔者继续探访了其他一些“三旧”改造项目。

  黄埔古村,是广州“城中村”改造另一种模式——综合整治的典型。综合整治的意义何在?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三旧”改造办公室主任陈如桂,在市“三旧”改造工作领导小组2012年第一次会议中指出,整治目的要注重以人为本,整治内容要能改善人居品质,整治效果要突出文化品位。

  综合整治与全面改造相比,最大的难题便是钱从何来?据悉,黄埔古村改造总投入约5亿元,通过“三旧”改造专项资金的统筹平衡,由政府财政投资解决了资金难题。

  在“三旧”改造中如何实现城市面貌更新和历史文化传承的双赢,这也是一个难题。汪洋曾指出:“老城、老街、老屋是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建筑符号,有着丰富的文化沉淀,不能因为城市扩张,一味推倒重建;城中村是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产物,在改造城中村时,也不要全部推倒重建。”

  黄埔古村,也是一个始建于宋代的岭南古村,村内的黄埔古港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改造前,大量的文物建筑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破损严重,亟需保护。如今,再踏进黄埔村,漫步在静谧的千年古村,深刻地感受到优美环境、古老文化和便利设施的交融。整治后的黄埔村主要街巷都是麻石路,文保建筑均得到了修缮,村内全面完成了雨污分流、三线下地、市政供水、视频监控工程建设,村民能够享受媲美商品楼盘的公共服务设施。

  大家如何评价改造后的黄埔古村?用游人的话来说,“有想居住的冲动”;用村民的话来说,“让人很震撼”;用专家的话说,“是古文化保护的经典之作”。

  ??“三旧”改造 百花齐放

  生态文化经济

  各有侧重

  其实,让人震撼的不仅有猎德村和黄埔古村。

  旧村改造,旨在实现城乡一体化,而旧城改造,追求的是城市面貌的更新和人居环境的改善。旧城改造的典型东濠涌,实现了活水可掬、河畅风清,成为一流的“生态河涌绿色走廊”。还有改造后的荔枝湾,重现“一湾江水绿,两岸荔枝红”的西关风情,被誉为新“羊城八景”之一。

  旧厂改造的总体思路是“退二进三”,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功能置换模式的典型太古仓码头,集文化创意、商贸展销、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现在已打造成为一个别具特色的城市滨水开放空间和新型体验式商业文化景区。而T.I.T创意园,已经从昔日破落的广州纺织机械厂蜕变为集服饰创意、旅游文化、艺术时尚、绿色生态于一体的充满现代气息的产业园。

  每一个项目,代表广州“三旧”改造的一个类型,一种模式。五彩纷呈,穿行其中,让人目不暇接。每一个广州人,感受着“三旧”改造带来的变化,体验着千年羊城古老而又现代的气息。

  文/图 刘怀宇 汪中

  专访市“三旧”改造办公室相关负责人

  低效存量土地

  得到二次开发

  问:“三旧”改造政策,究竟有着怎样的背景和来源?

  “三旧”办:“三旧”改造是中央给予广东特殊的土地优惠政策。汪洋曾亲赴国土资源部商谈在广东开展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工作。汪洋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广东要走节约集约高效用地的新路,最关键的是要调整产业结构,深入推进“三旧”改造。加快“三旧”改造既可拉动经济的即期增长,又可为转型升级创造条件。

  问:“三旧”改造政策为何能给城市更新改造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

  “三旧”办:改造政策在城市更新的改造主体、利益分配和土地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并在财政支持上实现了突破,激发了各方主体参与低效存量土地二次开发的积极性。“三旧”改造不仅有利于通过盘活存量土地来满足发展用地的需求,控制和减少土地新增消耗,解决资源、环境瓶颈问题,同时,对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人居环境改善、产业转型升级等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问:广州“三旧”改造是广东省的优秀典范,能否介绍取得了哪些成效?

  “三旧”办:从点上来说,猎德村、黄埔古村、裕安围村等代表了旧村改造的成效;东濠涌、荔枝湾等代表了旧城改造的成效;T.I.T创意园、太古仓、1850产业园等代表了旧厂改造的成效。

  从面上来说,“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城市居住环境,推动幸福广州建设;促进群众生活改善,实现改造成果共享;保护传承历史文脉,争创历史文化名城新辉煌。

  下一步,广州将坚持“政府主导、成片改造、土地储备、节约集约”四个优先的原则,进一步用好、用足、用活“三旧”改造政策。

  ■数字看改造

  ●推动低效建设用地二次开发16.55平方公里

  ●改善居住条件的受惠市民超4.2万户、约12万人

  ●改造区域的绿地率从5%提高到35%

  ●调整产业项目82个

  ●引进现代服务业51个

  ●吸纳社会投资约2000亿元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