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在线 > 旅游资讯
南方日报:广东梅州机关行政区拆掉围墙后变身市民广场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7-14 09:39:01 阅读: 1207

  围墙拆除后,机关大院周边建起了绿道,市民畅行自由。胡念飞 摄  ●南方日报记者胡念飞 汤凯锋实习生 沈梦怡发自梅州  ◎围墙拆除...

围墙拆除后,机关大院周边建起了绿道,市民畅行自由。胡念飞 摄 围墙拆除后,机关大院周边建起了绿道,市民畅行自由。胡念飞 摄

  ●南方日报记者胡念飞 汤凯锋实习生 沈梦怡发自梅州

  ◎围墙拆除后,怎样保证安全?事实证明,拆掉围墙后,梅州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均未发生盗窃现象,群众的非正常上访也明显减少

  ◎梅州全市机关单位拆围墙释放约20万平方米绿色空间,市民眼中神秘的机关大院变成了休闲游乐的好去处,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也大有好转

  ◎拆掉围墙,是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考验。只有官民之间的沟通顺畅了,围墙才算真正拆除了

  “自从拆了围墙,这里就成了我们的游乐园。”前天晚上8时许,夜幕降临,梅州江南彬芳大道行政服务中心门前,灯光开始闪烁,欢笑声打破往日的肃静,晚饭后的李阿姨开始舞前的准备。

  作为梅州较早实施“拆围建绿”的机关单位之一,梅州市行政服务中心腾出了近千平方米的绿色广场。

  从去年开始,梅州全市机关单位开始实施“拆围建绿”,仅梅州城区就有73家单位拆掉围墙建设绿道,为市民腾出约20万平方米绿地。

  一向被视为管理森严的行政机关,如今全面向老百姓开放,让社会各界人士感到惊喜。

  “拆掉围墙,是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考验。”梅州市委书记朱泽君表示,只要主动更新观念,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人民,自然就会拉近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就更不需要围墙。

  变化

  绿树繁花,更胜高墙

  去年以来,梅州城区73家机关事业单位拆掉围墙,建起绿道,为市民腾出20万平方米绿地,开放式的机关行政区变成了市民的“大公园”

  “感觉像是在公园里上班!”前天中午,梅县县政府大院门口,一位政府工作人员如此描述新工作环境。

  梅县各政府部门的办公区域较为集中。一个多月来,随着行政区域内各机关围墙的拆除,绿道的开辟,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生活悄然改变——

  “绿化带隔几步就有一个入口,上班不用绕围墙到正门出入了。”

  “工作累了,看电脑久了,就往窗外的绿道看看,消除视觉疲劳。”

  “有时候就和大院门前的老百姓聊聊家常。”

  ……

  市民眼中的机关大院也开始变化。

  “政府也不是什么神秘的地方嘛。”6月16日上午,在梅县行政区域的绿道上,牵着小孩散步的刘大姐高兴地说,以前,去政府部门办事,要通过保安登记或严格批准才可以进入,但拆掉围墙后,市民只要高兴,随时可以进入机关大院。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公园”、“广场”、“休闲”、“生态”、“旅游”、“慢生活”等成为老百姓评价“拆围建绿”最常用的几个词汇。有市民还认为,这一措施充分将绿色空间释放给公众,客观上消除了市民对一些部门用围墙“占地”的质疑。

  此前,城区机关事业单位虽然拥有良好的绿化环境,但美景却困在庭院内,许多百姓无缘享受。为此,梅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动员各机关单位“拆围墙建绿道”、绿上添花,释放围墙内的生态美景与广大市民共享。

  拆建决心很大!仅今年3月以来,梅县各级政府机关实施“拆围建绿”,短短15天,行政区内38个机关事业单位共6公里多围墙被全部拆除,种植开花乔、灌、草等10万株、50多个品种,新增绿化带5000多平方米,绿地面积扩大10万平方米,政府还投入3600多万元对新县城行政区的道路实施“畅、洁、亮、美”升级改造工程。

  由于政府机关集中,便于建设绿道,梅县政府机关“拆围建绿”的效果也最为明显,成为梅州“拆围建绿”的典范。南方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各个拥有独立办公楼的机关门前,均没有了原本高高的隔离围墙,办公楼周边绿树成荫,繁花盛开,整个办公区被包围在一片绿色中。该区域所盘活的绿色资源与梅县文体中心、人民广场、梅县公园连成一条15公里长的绿道,开放式的机关行政区变成了市民的“大公园”。

  这仅是梅州拆除机关事业单位围墙的一个缩影。据统计,从去年9月起,梅州城区的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行政服务中心等15家单位率先实施“拆围建绿”,相当于为全市新增7个广场。目前,梅州城区已有73家机关事业单位拆掉围墙,建起绿道,为市民腾出约20万平方米绿地。

  争论

  拆围墙,敢不敢?

  建围墙一是为了防盗,二是为了防止老百姓上访。为什么要防盗?主要是社会治安还不够好。至于防止上访,如果真心实意为了百姓,又何必怕个别老百姓上访?

  一直以来,“围墙多、防盗网多、保安多”是部分群众对政府机关的评价,透露出群众对畅通官民沟通渠道的愿望。在建设开放、阳光型政府过程中,建立“没有围墙的政府”的呼声此起彼伏。

  早在2004年,深圳市民中心因没有围墙,市民可24小时从厅堂穿过,引起舆论广泛关注。媒体甚至认为,深圳市民中心很可能是国内第一个“没有围墙的政府”。2005年,时任云浮市委书记郑利平在全国“两会”期间,呼吁政府拆除与老百姓之间的围墙。此后,广东一些机关事业单位曾进行拆掉围墙的实践。

  在梅州提出“拆围建绿”之初,有关“有没有必要拆掉围墙”的话题在网上引发争论。

  “没有围墙了,会不会有小偷混进来偷车辆?”“围墙拆了,治安怎么办?上访群众冲进来怎么办?”……网友提出一系列担忧认为,政府机关围墙承担着维持正常社会秩序的重要功能,拆除围墙会带来很多管理难题。

  类似的争议在梅州拆除公园围墙时也曾出现。2010年,梅州决定拆除梅城主要公园围墙,还公园姓“公”的本质。尽管当时也出现了担忧的舆论,有些公园拆除围墙后还遭到破坏等情况,不过,相关部门通过完善监管和教育引导等措施,逐渐解决了拆墙后的问题。

  “机关事业单位之所以要建围墙,主要原因一是为了防盗,二是为了防止老百姓上访。但换一个角度来看,为什么要防盗?主要是因为社会治安还不够好,所以梅州历届班子一直致力于打造平安名城,梅州现在已成为全省最具安全感的城市之一。”朱泽君认为,梅州已经完全有条件打开围墙、敞开大门办公。

  至于为了防止老百姓上访建围墙,朱泽君觉得更没有必要:“如果你真心实意一切都是为了老百姓,又何来大规模上访?又何必怕个别老百姓上访?”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传军也表示赞同。他认为,“并不是说围墙不拆,群众就不会来上访,关键在于政府要去了解百姓的困难,努力去解决这些事。”

  据了解,“拆围建绿”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机关事业单位拆掉围墙的同时,梅州全市不断加强治安和民生建设,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均未发生盗窃现象,群众的非正常上访也明显减少。

  发生在拆墙之初的担忧声,逐渐减弱。

  决心

  拆围墙只是

  亲民第一步

  通过拆掉实体围墙,不仅让绿于民,更重要的是推动党政机关端正工作的出发点,主动转变作风,拆掉与老百姓间那堵无形的墙,真正拉近与老百姓的距离

  在打造开放型政府的呼声中,陕西咸阳、中山小榄等地政府曾有过拆除围墙的探索,有官员甚至提出“欢迎市民到政府上厕所”的口号,向社会表明从思想上、制度上拆除政府围墙的决心。

  社会舆论在给予期望的同时,也普遍充满质疑的声音。有尖锐者批评说,拆围墙只是形式主义,没有多少实质意义。

  李传军则认为,拆除围墙是一个良好开端,也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至少从形式上让大家看到了政府的努力”。

  “党委、政府拆掉的不仅仅是实体的围墙,更重要的是拆掉党委政府与老百姓之间那堵无形的墙,倒逼各级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端正工作出发点和立足点。”朱泽君反问:“政府开明、政策开放,市民开心,需要围墙吗?”

  “真正极端的上访者是极个别的,我相信绝大部分老百姓都是很理智的。”朱泽君表示,对待群众上访,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要敢于直接面对,要主动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梅州“拆围建绿”的措施既是主动转变党委政府的执政理念和工作作风,也是对老百姓的充分尊重和信任。

  实际上,“拆围建绿”透露出梅州“包容开放、改革创新、绿色崛起”的深层次思考。朱泽君透露,梅州将在用人制度上,明明白白地用好干部,“想干什么样的事,就用什么样的干部,要因材施教,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做好梅州实现绿色崛起战略的保障。

  “拆围墙只是政府亲民的第一步,想要打造一个良好的服务型政府,各级政府部门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包括现场办公会、电视沟通会、官员负责制等,尽量畅通沟通机制,切实增强解决百姓呼声的能力。” 李传军指出,“只有官民之间的沟通顺畅了,围墙才算真正拆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