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在线 > 旅游资讯
深圳特区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巨大成功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0-07-14 09:29:51 阅读: 1034

 彭清华  编者按  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由中央和地方20多家媒体组成的新闻采访团日前赴港,深入采访多个部门和机构,了解15年来香...
“一国两制”实践取得巨大成功

彭清华


  编者按

  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由中央和地方20多家媒体组成的新闻采访团日前赴港,深入采访多个部门和机构,了解15年来香港在各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深圳特区报作为采访团中惟一的深圳媒体,采访了多位有影响的各界知名人士。本报今起推出“香港回归15周年高端访谈”专栏,通过他们的所历、所见、所闻、所思,从不同角度报道香港回归祖国后的巨大变化、发展前景以及今后的发展思路。敬请垂注。

  深圳特区报记者 蔡佩琼 文/图

  回归前,香港担心自己的城市会失去国际化特质,成为一个中国本土城市;回归后,香港又担心在群雄竞逐的中国城市争霸战中,会被迅速赶超而边缘化。但事实却证明着,回归15年来,“一国两制”下的香港经济保持了巨大活力,“东方之珠”借力内地更显魅力。在刚公布不久的《2012年世界竞争力年报》中,香港连续第二年以满分100分荣登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榜首,美国《时代》杂志甚至还创立了Nylonkong(纽伦港,即纽约、伦敦、香港三大国际金融中心)这个新名词。

  回归15年来,香港一直处于变与不变之间。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基本法律一直不变,但不变中又孕含着巨变:经济平稳发展,民生逐步改善,失业率处于历史低位,人心逐渐回归。“香港回归祖国15年,是‘一国两制”实践取得巨大成功的15年,‘一国两制’已深入人心,爱国爱港成社会主流价值。”作为中央政府驻香港的最高级别官员,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区联络办主任彭清华对此感受良多。日前,彭清华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详细介绍了香港回归祖国15年以来在经济、社会、民生等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新名词Nylonkong凸显香港巨大活力

  深圳特区报:回归15年来,“一国两制”下的香港经济保持了巨大活力。前不久,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年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香港继续蝉联两岸四地城市竞争力首位。请您简要介绍香港经济现状。

  彭清华:15年来,香港特区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大力支持下,成功抵御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特别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总体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2011年,香港人均GDP(本地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2.7万美元增长到3.4万美元。从2004年到2011年的8年间,香港GDP平均增速达5%,是同期其他发达经济体平均值的近2倍。香港已连续18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在世界银行对183个经济体的营商环境排名中,2012年香港排名第2位。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刚刚公布的《2012年世界竞争力年报》中,香港连续第二年以满分100分荣登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榜首。

  还有几个现象也很说明问题:1995年美国《财富》杂志刊登题为《香港之死》的封面文章,预言回归后香港将日渐衰落;回归10年后,还是《财富》杂志,2007年发表题为《哎呀,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坦承当年的预言完全错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香港被国际投机势力列为狙击对象;而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时候,香港却成为相当一部分国际资金的避风港,美国《时代》杂志还创立了Nylonkong(纽伦港,即纽约、伦敦、香港三大国际金融中心)这个新名词。香港回归15年来的发展变化,证明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中央“大力度、高密度、宽范围”支持香港发展

  深圳特区报:回归以来,内地对香港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中央政府“挺港”、“惠港”措施接连出台,您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彭清华:香港能取得今天的经济成就,是香港同胞善于抓住机遇、灵活应变、自强不息的结果。同时,也离不开祖国的大力支持。 回归以来,中央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全力支持香港的发展,1998年广东、香港建立了“粤港合作联席会议”机制;2003年以来,中央有关部门与特区政府签署了CEPA及8个补充协议,开放内地居民赴港“个人游”、允许香港发展人民币业务等重要举措;2009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年3月,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将港澳单独成章,进一步明确了香港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去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访港期间,宣布了中央支持香港进一步发展、促进两地合作的“36条”政策措施。回归15年,特别是2003年以来,中央政策如此大力度、高密度、宽范围地出台支持香港发展的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的重视和对香港同胞的关怀。

  “挺港”、“惠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促进了香港经济的发展与民生的改善。2003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和“非典”疫情的影响,香港经济陷入谷底。签署CEPA,特别是开放内地居民赴港“个人游”,推动了香港旅游业率先复苏,并带动整个经济回升。在金融方面,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支持内地企业赴港上市融资,支持香港发展人民币业务等,为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提供了新的机遇。截至2012年4月底,内地在港上市公司695家,占香港上市公司总市值的58.7%。今年1至4月,经香港银行处理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达7483亿元,占同期全国总额的96.4%。二是消除了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一些基础设施瓶颈和体制性障碍。回归后的大型跨境基础设施建设,为香港构建区域现代流通网络奠定了基础,同时,通过建立粤港、沪港、京港等区域合作机制,拓展了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挺港”措施利国利港不能简单看作“送礼”

  深圳特区报:有人把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形容为“送大礼”,对于这一说法,您怎么看?展望未来,您如何看待两地经济合作与交流的发展趋势?

  彭清华:“送大礼”的说法,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香港同胞对中央政府“挺港”、“惠港”措施的赞誉之情,但客观地讲,这些政策措施不能简单地看做单方面的“送礼”,它既是香港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香港在积极参与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在内地的发展中,香港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多了,扮演的角色更加丰富多彩了。中央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既体现了中央坚决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决心和诚意,也是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需要,是利国利港的。

  两地经济合作与交流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两地合作的领域和内涵进一步深化拓展,从经贸领域拓展到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法律、国际仲裁、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格局,合作的重点是以金融等为主的高端服务业。二是区域合作更加紧密,香港作为亚洲重要的国际都会,将进一步加强与珠三角地区分工合作,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三是两地企业联合“走出去”,通过优势互补,以联合投资、联合投标、联合承揽项目等方式加强合作,提高两地企业的竞争力,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个别摩擦非两地交往主流

  深圳特区报:前段时间,在两地往来中出现了个别摩擦现象,比如个别学者发表情绪化言论、“双非”孕妇赴港产子等问题,引起两地民众的广泛关注。您对此怎么看?

  彭清华:我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客观原因,不必大惊小怪。两地有着不同的历史境遇、文化氛围、社会制度、法律制度和生活方式,去年,内地访港旅客已达2810万人次,相当于香港常住人口的4倍,如此大规模的人员往来,有一些摩擦在所难免,但绝不是两地交往的主流。 解决存在的问题,要正确看待和尊重彼此差异,而不要意气用事,无限放大,火上浇油,甚至因噎废食。同时,要完善合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譬如,特区政府与广东省就防治内地孕妇“冲关”赴港分娩进行商谈,联合采取了一些措施,“冲关”赴港分娩的现象已初步得到遏制。

  记得回归前我曾到过香港,那时商场的营业员、出租车司机普遍不懂普通话,内地人到香港,外出观光、购物都很不方便。现在,大多数营业员、出租车司机会讲普通话,内地也有不少年轻人会听或会讲广东话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回归以来两地人员往来更加密切,各个方面的交流日益增强。因此,不能因两地交往中发生一些个别事件去夸大矛盾,否定两地合作交流的巨大成果,也不会因此而改变两地经济发展融合的大趋势。

  相信“十二五”机遇下香港再创新辉煌

  深圳特区报:香港回归15年来,“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让全球华人倍感振奋并满怀期待。作为中联办主任,您对香港未来有什么样的期待?

  彭清华: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主席接见港澳地区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时,殷切希望香港、澳门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切实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渐进推进民主,包容共济促进和谐”。这四句话总要求,是贯彻落实“一国两制”、办好香港的事情、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要义所在。我相信,只要香港各界继续贯彻这四句话总要求,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抓住国家“十二五”机遇,同心同德,开拓进取,香港就一定能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在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作出新的贡献,创造新的辉煌。